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這本書叫做《荊棘鳥》,它的作者是澳大利亞的女作家考琳•麥卡洛。
有一個傳說,說的是有那么一只鳥兒,他一生只唱一次。那歌聲比世上所有一切生靈的歌聲都要優(yōu)美動人。從離開巢窩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尋找著荊棘樹,直到如愿以償才歇息下來。然后,他把自己的身體扎進最長最尖的荊棘上,別在那荒蠻的枝條間放開了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時刻,它超脫了自身的痛苦,而那歌聲竟然使云雀和夜鶯都黯然失色。這一曲無比美好的歌,曲終而命竭。然而,整個世界都在靜靜地諦聽著。上帝也在蒼穹中露出微笑。因為最美好的東西只能用最深痛的巨創(chuàng)來換取……這就是荊棘鳥的傳說。
在世界在彌漫著二戰(zhàn)的硝煙,槍聲響徹每一寸土地的天空之時,澳大利亞還籠罩在一片寧靜與祥和之中。就在這一平靜之中,克利里祖孫三代的故事卻在上演。
故事的女主人公叫梅吉。梅吉一家住在新西蘭,他的父親替人剪羊毛為生�?蛇@一年,父親失業(yè)了。正當一家人為生計發(fā)愁的時候,他們接到了遠在澳大利亞梅吉的姑媽瑪麗的一封信。原來瑪麗年事已高,又無兒無女,準備讓他們一家去繼承遺產(chǎn)。就這樣,他們一家人來到了澳大利亞。在這里,梅吉遇見了她一生中最難忘的人。
那個人就是拉爾夫神父。盡管梅吉那時候只有九歲,卻照亮了拉爾夫孤寂的內心。他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隨著梅吉的慢慢長大,他們的感情日益加劇。這一切都被瑪麗看在眼里恨在心上,原來老瑪麗對拉爾夫有一種特別的感情。在梅吉十七歲的時候,老瑪麗終將死去。她留下了一份遺囑給拉爾夫。遺囑中老瑪麗宣稱把她達1300萬英鎊的財產(chǎn)全部捐獻給天主教會,而這一切是因為拉爾夫的出色工作。此時,拉爾夫的心里十分矛盾,因為他完全可以把這份遺囑投進火里,誰也不知道。但是他很清楚,如果他公布這個遺囑,他必將受到教會的重視并獲得晉升。是選擇美好的愛情呢,還是誘人的權勢?但是一個將自己的身體和靈魂都獻給上帝的人,一個已成為紅衣主教為追求的人,怎么會放棄眼前唾手可得的權勢呢?終于,拉爾夫向他的野心投降了。他離開了梅吉。失去了拉爾夫的梅吉也最終選擇嫁給酷似拉爾夫的盧克�?墒腔楹蟮拿芳冀K不幸福,盧克眼里只有錢,為了掙錢,他甚至不與梅吉見面。此時拉爾夫又來到梅吉的身邊,一起度過了他們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光。只是為了去羅馬擔任更為重要的職務,拉爾夫又一次離開了梅吉,而梅吉已懷上了他的孩子……
作為一個掌權者,拉爾夫無疑是成功的。但是從感情上來講,他也只是一個外表光鮮亮麗而內心孤寂的可憐人。他畢竟是一個神父,特殊的身份決定了他永遠不可能與梅吉有結果。他的目的不是一個男人,永遠不是一個男人,而是某種偉大得多的東西。從開始就注定錯誤,注定要付出代價。拉爾夫只能在事業(yè)飛黃騰達的時候,內心忍受著感情的煎熬。直到他知道戴恩是梅吉為他所生下的兒子,而且戴恩為救溺水者而身亡時,巨大的痛苦擊垮了他,他“哭泣著,在深紅色的地毯上縮成一團,像剛剛淌出來的鮮血。”
我想,人生就是這樣。有些事情明知道行不通可是咱們還是要做。有自知之明并不能影響和改變事情的結局對嗎?幸�?偸前殡S著多倍的痛苦,美總是短暫的讓人來不及為之駐足。
就像小說結尾所說的那樣:“鳥兒胸前佩戴著荊棘,它遵循著一個不可改變的法則,她被某種不知名的東西刺穿身體,驅趕著,歌唱著死去。在荊棘刺進的那一瞬間,她沒有意識到死之將臨,她只是唱著,唱著,直至生命耗盡再唱不出一個音符。但是當我們把荊棘扎進胸膛,我們是知道的,我們是明明白白的。然而我們卻依然要這樣做,我們依然把荊棘扎進胸膛。”
趙厚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