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激動也很高興能和大家一起分享閱讀心得體會,說實話,“閱讀”這個詞從高中畢業(yè)后就逐漸感到陌生,或許是環(huán)境的影響,又或者是整個人都變懶了,正好利用這次閱讀沙龍的機會,讓很久沒有靜下來享受靜謐時光的我,便有了一次重溫高中時代讀書時的安定與淡然。
選擇《幸福了嗎》不是因為它的作者是央視著名主持人白巖松,而是因為它的名字吸引了我的眼球,也是因為“幸福指數(shù)”這個引人熱議的話題。我也是帶著對幸福深深的疑問開始在其中尋找白巖松對幸福的詮釋。
這本書可以說是白巖松的自傳,主要講述白巖松自己的成長,他所工作的央視的成長和他所生活的中國的進步。這其中也回顧了一些中國和世界的要事,比如說非典。這本書是這樣寫的:非典如同一個有智商的幽靈,從南到北沒有對手的長驅(qū)直入,顯然一場屬于我們自己的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雖然像這種大事,我們也依稀記得,但從這本書的文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獨特的見解和他對這件事情的記憶猶新,這也顯現(xiàn)了白巖松深厚的文化底蘊,這是他個人的象征,也是他文化修養(yǎng)的體現(xiàn)。
對白巖松這個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嚴肅、認真、正直。但從這本書講述他的往事時,才發(fā)現(xiàn)每個人都是多元復雜的。書中記錄他青春年少時的字句是這樣的:在宿舍里廢寢忘食玩游戲,半夜在學校衛(wèi)生間借著燈光打麻將,被人抓住還自報家門用的卻是別人的名字。不過,仔細想想,在青春年少的歲月里,而且沒有做幾件瘋狂的事情呢?誰又不曾真正的擁有過青春呢!
無論是他中年時的成熟穩(wěn)重,還是他青春時的年少沖動,在我看來,他總是那么淡然、滿足、做著他該做的事情,不去抱怨也不去埋怨,理解他人并能夠?qū)捜菟恕ρ�,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知足常樂,名聲權(quán)力財富他們究竟意味著什么,又該掌握在誰的手中。人是自己欲望的主人還是奴隸。你是否能夠做到,眾星捧月時知道自己是誰,被視而不見時還知道自己該做什么。
突然醒悟幸福其實很簡單:家庭和睦健康平安,有幾個可以談心的朋友,有機會去修正自己的短板,有積極發(fā)揮自己的能力。感覺現(xiàn)在自己是幸福的,但愿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還是一如既往的幸福。
最后,借鑒他人的一句話:別人的“大魚大肉”未必適合自己的胃口,自己的“粗茶淡飯”,也許幸福的更加長久。
吳同敏 |